一、精读课 精读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新实用汉语课本》,外文书名为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。在校期间学习教材第一、二两册,共26课。每课包括导入语、课文、生词、补充生词、注释、练习与运用、阅读与复述、语法、汉字和文化知识等部分。第一册前6课在集中学习语音的同时,兼顾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和课堂用语。第一册的后8课及第二册全册12课共20课,主要通过会话形式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、会话模式和语言功能,帮助学习者初步掌握汉语的基本句型,运用汉语进行交际。课文结合校园及日常生活,介绍了与汉语表达和理解密切相关的习俗文化,让学习者不但能学到地道的汉语,而且能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。在汉字教学中,特别强调按汉字的规律由易到难,从基本笔画、部件和独体字学起,帮助学习者认、写奇妙的汉字。为了掌握单词、语法以及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,课文后面都有大量形式多样的练习材料。包括课文内容理解,词语、句型的练习,还有综合型的训练,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同时,对一些比较难掌握的语法点和词语作了一些注释以帮助理解。 

二、听力课 听力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轻松汉语――初级汉语听力》。本教材以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,既可以用于长期进修生,也可以用于短期教学。教学对象为汉语初级阶段的学习者。分上、下两册,每册30课,共60课。课文内容取材于真实的交际环境,涉及的生活面较广,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中国的真实生活,生活气息浓厚。所选用的词语、句式契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。课堂上学过的,马上就可以在生活中使用,能有效地建立初学者的自信心。词汇、语言点紧扣国家汉办《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》。每一课的中心话题都依据《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学大纲》短期大纲的交际项目而编写。 

三、口语课 口语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汉语会话301句》。本教材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,共40课,另有复习课8课。40课内容包括“问候”、“相识”等交际功能项目近30个,生词800个左右以及汉语基本语法。每课分句子、会话、替换与扩展、生词、语法、练习等六部分。 本书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,采用交际功能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。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、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语境展现出来,使学习者能较快地掌握基本会话301句,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,达到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,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。 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的特点,对基础阶段的语法部分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加上浅显明了的例句作简明扼要的解释,使学习者能用语法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,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。 练习项目多样,练习量也较大;复习课注意进一步训练学生会话与成段表达,对所学的语法进行归纳总结。各课的练习和复习课可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部分使用。 
四、中国概况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概况》(China Panorama)。该教材是一本适用于汉语学习者的、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概况的中文读物,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用汉语来陈述、讨论有关中国社会及历史文化话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。本书共11章,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、中国历史与社会、中国传统思想、古代中国人的生活、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、移民与中国社会变迁、中西初识与碰撞、近现代中国与西方文明、当代中国人的生活、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基本国策和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。每一章正文之前有内容提要和导入,还有读前思考,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。正文的语言表达明白易懂,同时标出了重要的文化关键词和英文提示,便于读者学习和思考。每章学习结束后,会进入练习环节,让学习者复习、巩固本章所学内容,并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。 
五、医学汉语 医学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医学汉语——实习篇》。这是一本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全英语教学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医院见习、实习而编写的教材。使用对象一般已学过基础汉语,掌握汉语词汇1300-1500个左右以及基本的汉语语法和常用句式,HSK成绩达到三级左右。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医院住院部各科室常用的汉语,也涉及一些门诊常用的汉语,以说和听为主,兼顾写。具体来说,包括医院各科室的中文名称、常用药物的中文名称、人体各种结构的中文名称、常见病的中文名称、各种常见病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汉语表达、实验室检验报告及病历的书写、住院部里医生与病人的日常用语、实习生与指导医生的日常用语等。 整套教材分为Ⅰ、Ⅱ、Ⅲ三册,每册17课,共51课。各课内容根据我国三甲医院住院部各科室纵向排列。每课由生词语、课文、注释、练习、附录组成。 


|